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9的文章

怎麼判斷酪梨好壞?怎麼保存酪梨?什麼時候才適合吃? 新手/老手都適合看的酪梨介紹

圖片
新手/老手都適合看的酪梨介紹 *趕時間的朋友可以快轉播放 *段落導覽 00:33 台灣產的酪梨品種概述(會變色/不會變色?)  00:51 不會變色的品種怎麼判斷熟度? 02:13 未後熟的酪梨怎麼判斷品質? 03:13 會轉色酪梨外觀的轉變 03:40 酪梨的熟成與保存重點 04:29 酪梨吃不完的保存方式 05:04 冷凍後的酪梨口感會變? 05:31 酪梨怎麼切? 06:37 酪梨切開後內部處理方式及品質判斷 09:01 酪梨冷凍後長怎樣? 09:45 冷凍的酪梨要吃的時候怎麼處理? 10:29 the end *[ 廣告一下 ] 老饕酪梨系列—8月酪梨上架了: https://www.pickage.tw/events/chickavocado *文字閱讀 大家好,我們是日常選好物。 今天這支影片, 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跟酪梨有關的一些資訊。 相信大家最常問的問題,就是 ・酪梨該怎麼判斷熟了沒? ・什麼時候可以吃? ・是買回去就馬上可以吃了嗎? 那在這之前,大家應該要先知道的就是, 台灣的酪梨,有好幾個品種。 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就是早生、中生、跟晚生 產季都是集中在下半年到隔年年初, 那其中有一兩種是熟了以後不會變色的品種。 (以主要在市面流通的品種來說) 這個雖然在市面上相對比較少, 但是大家還是有可能會買到不會變色的酪梨。 那不會變色的品種,要去判斷熟度, 就會要比較密切的注意。 就是買回去以後,如果頭部已經開始變軟, 或是身體已經壓了會陷進去, 那就是已經過熟了。 那基本上以會變色的品種來講, 判斷的標準就是以酪梨的顏色分佈。 像我們現在選的這顆, 是我們會最推薦給客人的熟度。 這個熟度呢就是整顆大致上看起來已經是紫褐色, 但是局部會帶有一些綠斑。 在這個時候酪梨的肉質,還是會維持得比較完整, 就是不會過爛。 因為有很多朋友們是不喜歡吃口感太軟爛的酪梨。 那大家收到我們的酪梨,基本上都會是綠色的。 因為我們不太會出 已經開始變色、後熟的給大家。 開始後熟的酪梨會比較軟,然後運送過程比較會因為碰撞造成損傷。 以現在這顆酪梨來說呢, 可以說是很漂亮很完整的一顆酪梨。 一般在判斷還沒有變色的酪梨,要怎麼去判斷它的品質? 可以從它的白斑,指的就是, 像這個一點一點白色小點。 ...

一夜干(一夜乾)都很乾嗎?

圖片
  首先,要知道一夜干指的不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工法,所以不只有魚類、像軟體類是很常見的使用原料。 而一夜干要做到多乾?就像釀酒一樣要看操刀者想把這個產品塑造成什麼食用體驗的產品了。 大致上來說,針對魚身豐厚、肉質好吃、帶有油脂的魚類,僅會將多餘水份除去、讓肉質更佳緊緻,在此期間、魚肉本身的酵素也會讓魚肉更加軟化,所以製成後的一夜干在料理時肉較不會散、有著外表緊實而內部依舊多汁、並且更加能釋放魚的香氣以及魚脂的甘甜。 這類型的一夜干、料理方向也比較多元,不論烤、煎、炸、甚至蒸都可呈現出不同的風味,帶有濃郁多層次香氣,肉的口感則更加飽實有完整性。 此外,對於體型較小、肉較少的魚類(如水針魚一夜干、柳葉魚一夜干、魟魚翅一夜干),則往往會排除大部分水份,讓魚呈現乾縮的狀態,此種一夜干製品在料理時會趨向以『酥、香、甘美』的方向去呈現其獨特風味。 而軟體類的一夜干製品有像是小卷一夜干、魷魚一夜干。由於軟體類本身的肉水分比重就比較低,加上原本口感就是富有嚼勁,因此通常是以『口感、香氣』為方向去製作。此類的一夜干產品適合用慢火烤、適合聊天場合作為伴酒小菜、也往往是居酒屋必備的小點。

想吃炸牡蠣,要選哪種生蠔?

 很多人喜歡都忘不了日本料理店、或是日式豬排店等等的『炸牡蠣』(例如你,還有我) 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會想在家裡自己自己炸來吃(尤其是跟朋友聊天小酌的時候)。 如果想自己在家炸牡蠣(生蠔),或是做一些料理,是要去買整顆帶殼的嗎? 噢不,這絕對是自找麻煩,而且其實外面料理店也都不太會做這樣的事。 買麻煩、開殼麻煩(有時候還會 中頭獎 :『壞掉的』)、取肉也麻煩、處理牡蠣殼更麻煩(殼不馬上丟掉很快就有腥味了)。 所以今天,就要來幫大家解惑。 如果想吃炸生蠔又要新鮮,其實是有一種產品是已經去殼的冷凍生蠔肉。 台灣市面上主要的產地來源有日本以及韓國,以品質來說呢,雖然韓國的也沒有太差,但是日本產的還是比較好。 去殼生蠔肉普遍的的生產過程是分級、取出生蠔肉放進塑形模具內,再送入急速冷凍機。 品質的差異點往往就發生在這個過程。 品質,可以就『外觀』及『風味』兩個層面來判斷。 【外觀】 ・完整度 大家應該都知道,生蠔肉很像半熟的荷包蛋,如果一不小心蛋白層破了、蛋黃就會瘋狂湧出來。 所以外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能保持完整,才不會解凍後只剩下一灘『生蠔汁』,這部份以日本生產的較為穩定。 ・飽滿度 肉身飽滿的生蠔,顯示了其生長環境良好、營養豐富食物穩定,換句話說就是有更豐富的美味來源。 【風味】 首先,風味必須在新鮮的狀態下判斷。 不同產地的生蠔各有不同風味,歐洲、亞洲、美洲都有產,基本上鹽度越高的水域產的越美味可口,因為生蠔會生成更多的胺基酸以與海水鹽份平衡,而無數種胺基酸便是食物風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嗅覺 以日本和韓國產的來比較的話,日本產的在未料理時帶有較清新的瓜果氣息,韓國產的香氣略為平淡。 ・味覺 料理過後,兩者氣味的差距略為縮減,但在入口、咬破生蠔膜衣時,內部釋放的鮮、甘味依然是風味判斷指標,也以日本的略勝一籌。 因此,我們選用的生蠔肉,是來自日本廣島的大生蠔,在第一時間人工取肉後就放入模具急速冷凍。 品質好不好,從解凍完第一時間就知道。 螺貝類等等軟體類腐敗的速度很快,如果品質不好,就會有腥味甚至腐敗味,大家都知道臭雞蛋很臭,但相信我們,牡蠣、鮑魚壞掉更臭。

日本三大名蟹?鱈場蟹到底有多好吃?第一次與鱈場蟹的邂逅

  【第一次與鱈場蟹的邂逅】 還記得好幾好幾年前還只是個愛吃螃蟹的小菜鳥,對蟹的眼界還只在三點蟹、牛蹄蟹、紅蟳之類的小型蟳蟹類。 第一次看到鱈場蟹那碩大身形時簡直嘆為觀止,同時心裡也冒出許多問號,一方面想著這麼大隻,肉好吃嗎?一方面也毫無頭緒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吃。 相信很多第一次看到鱈場蟹的朋友也是一樣的滿頭問號吧! 當然當時也先查了一些資料,只知道鱈場蟹很貴、是日本的三大名蟹之一(也有四大名蟹之說、分別是鱈場蟹、松葉蟹、毛蟹、花咲蟹),粗壯的腳肉飽滿鮮甜、口感Q彈細嫩等等。 直到把雪白厚實的蟹肉小心翼翼送入嘴裡後,瞬間就被這第一口震撼到了,一邊睜大眼睛一邊點頭如搗蒜的不自覺發出嗯嗯嗯的滿足聲(回頭想起來真是貽笑大方)。 當下就覺得鱈場蟹肉質真的很不同於一般的蟹。一般小型蟹的口感細碎、料理不好還會有點乾柴,但鱈場蟹完全不一樣,蟹肉甘甜馨香、肉質緊密不鬆散、口感彈牙但肉理水份豐沛細膩,咬下後釋放的鮮美真的會讓人難以忘懷。 如此獨特的味覺口感呈現,被譽為日本名蟹之一真的名不虛傳,真的一輩子一定不能只吃一次而要吃個好幾次。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可能嘴會開始變很挑、對於一般的小型蟹都看不上眼啦。 【鱈場蟹?帝王蟹?】 其實「帝王蟹」這個名詞算是食客們對於幾種長相類似的大型蟹的統一俗稱(包括智利紅帝王蟹、藍鱈場蟹、紅鱈場蟹、花咲蟹等),因為一般人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了解其中差別。 以鮮美度來說差距其實不是很大、要嘴很刁的老饕才能吃出差異,那為什麼各自價格會差那麼多?產量是主要因素,量較少的自然價格較高囉!以同樣份量的單價來說,花咲蟹>鱈場蟹>智利紅帝王蟹。 那鱈場蟹與紅帝王蟹怎麼分辨?除了顏色不一樣之外也可由殼上的刺辨別,鱈場蟹刺短較鈍、紅帝王蟹則刺較尖長。